「公館」為早期台灣移墾社會常見的公共建築,是佃人繳交田租給墾戶的場所,同時也是佃人聚會棲息之場所。
「金廣福公館」位於現在新竹縣北埔鄉中正路一號,面積七百平方公尺,創建於道光十五年(西元1835年)左右。「金廣福」公館的建立係應閩、粵籍墾荒戶辦理竹塹城東南 山區墾隘業務之需要,除了辦理佃人繳租的墾務,又兼辦隘丁領取隘費、隘糧的事務;初墾時期並做為經營收購山產及販售用品生意之用途。
清代竹塹城東南區是最晚開墾的地方,原為泰雅族與賽夏族三十餘社所居,他們時常出草,燒殺搶掠竹塹城南方莊社。
道光六年(西元1826年),淡水同知李慎彝為了防番保民,於竹塹城南邊的石碎崙(新竹市柴橋里)設立官隘,又將荳仔埔隘(芎林鄉文林村)移至三重埔(竹東鎮三重里) ,以便與竹塹城南方的金山面等隘互相呼應,然而官隘防衛力量仍很單薄,只有消極堵禦作用。
道光十四年(西元1834年),同知李嗣鄴基於塹城安全與防「番」的需要,給銀一千圓,命令姜秀鑾在塹南地區建隘寮十五座,僱募隘丁,分駐巡防。
道光十五年(西元1835年),由於設隘防番,需費龐大,於是諭令塹城西門總理林德修在城向各業戶與舖戶勸捐本銀,協助防番。林德修隨即與姜秀鑾同立合約,閩、粵兩籍 合夥組成金廣福總墾戶,議招二十股,姜秀鑾負責在庄十股,林德修負責在城十股,合計本銀萬餘元。其後,林德修並沒有擔任閩籍墾戶首,而由人稱周百萬的塹城商人周邦正擔任,此為著名「金廣福公館」的由來。
「金廣福」墾號的涵義,係因當時商人喜歡以「金」字冠號,代表好採頭;「廣」指廣東(粵)的客家人,「福」則指福建(閩)的福佬,閩、粵各捐銀一萬二千六百圓,合 計二萬五千二百圓,分作25股2分,閩粵各佔12股6分。閩籍墾戶首周邦正住在竹塹城內,主管有關衙門公事和會計事務,並掌管戳記;粵籍墾戶首姜秀鑾則進駐墾區,擔任守隘防番和督工開墾的任務。
在防番方面,道光十五年(1835年)左右,姜秀鑾趁著土著不備之際,率領閩粵兩籍佃農數百人,遷牛攜帶農具,由樹杞林(今竹東)附近突進北埔,建立據點,然後建設新 隘三十六處,配置隘丁260名,建築百餘炮櫃。隘線北自樹杞林南至雙溪,各隘互相聯繫,成一個大防禦線,對東南山區「生番」作一包圍之勢,因此又稱大隘。金廣福曾與「生番」浴血戰鬥數十次,其中道光十五年七月,隘丁及墾佃在麻布樹排(北埔鄉水漈村)被「生番」出草襲擊,死傷多達八、九十名。
由於隘墾困難重重,需費資金龐大,閩籍捐資股夥紛紛退出,使得金廣福墾業大半歸於姜秀鑾家。在土地拓墾方面,金廣福墾號成立之初,即設立南興庄作為墾區庄(即今北 埔、峨眉、寶山三鄉)。土地拓墾的路線,先從外圍近城的舊隘地區開墾,然後突進北埔,再順著中港溪往下游的中興、峨眉、赤柯坪、富興等庄拓墾,咸、同年間又因樟 腦利益的誘引,再逆中港溪上游及支流開墾,直墾至中港溪源頭五指山區。樟腦之利,是促使金廣福隘線不斷向東邊推進與不斷向內山拓墾的重要原因。
「金廣福公館」為坐北朝南四合院式格局的住宅,整棟建築造型平穩樸實,流露出早期移民拓墾背景之性格。廣場前原有一座池塘,為客家建築防衛上慣用的手法。屋架構造 簡潔,沒有北方官式建築的舉架。 屋脊曲度和緩,採用火行與水行的馬背形式。在斗栱技巧方面,則有計心造與偷心造兩類。
「金廣福公館」的平面型式類近廣東客家地區的「雙堂屋」,但廂房與耳房緊密嵌入,連成一條室內通道,其正方形的空間布局較長方形的「雙堂屋」緊湊密實;這座公館 對外開有三門,且於大門背後設有「栓杆、伏兔」;結構為石材砌築的承重牆系統,牆厚達五十公分。
現在「金廣福公館」門廳上,尚保存著光緒十年(1884年)的「義聯枌社」古匾,乃姜紹基率團練壯勇與法兵對抗而獲頒,基於保存安全的考量,該匾額目前由姜氏後代另行收藏保管。第二進正廳門上「金廣福」三個字,除了原先的意義外,後來也隱含台灣開疆拓土和族群融合的深刻意涵。
北埔慈天宮位於北埔街盡頭(新竹縣北埔鄉北埔村一號),係當地的首廟,主祀觀音菩薩。
臺灣在17世紀中葉開始有大量的漢人進入墾殖,進墾北埔之初,隘民就將慈天宮勘定於聚落中央的「正位」,乃龍穴所在,地靈氣旺,為人界與神界的溝通管道;但是因為物資短缺,暫以簡陋的小寮奉祀姜秀鑾家族自惠州迎請而來的觀音神像。
自漢人入墾後,步步向內陸丘陵及山區前進,至清乾隆51年(1786)林爽文事件後,竹塹城東南的北埔、峨眉與寶山三鄉仍為原住民所居。由於開墾之初,與原住民爭戰屢有傷亡,墾民隘丁都會前往禱祝,祈求平安順利。
其後「番」害漸息,姜秀鑾乃於道光20年(1846)改建為木造廟宇供奉。此時的北埔與月眉兩庄田園開墾已達千餘甲,人口有千餘戶,市街形成,北埔也在道光末年已經完成一座有城門與刺竹圍成之聚落。
慈天宮鼎盛的香火,也加速了北埔聚落的商業發展。直至清咸豐、同治年間(西元1851年至西元1874年),墾民生活充裕之後,北埔的移墾家族才有餘力著手改築廟宇、興學設塾、關心文教;另一方面,宗教活動亦在此時益顯蓬勃,北埔慈天宮這個信仰中心亦即在此一時期開始重修。依據文獻可徵之記錄,其間經過數階段的翻修增建,其中以第三墾戶首姜榮華(姜秀鑾的長孫)於清同治十年(西元1871年)倡議重新擴建慈天宮,募集大隘各庄庄民的捐銀為最具壯觀,此次擴建於同治十三年(西元1874年)竣工。增築兩廊與前殿,成為「兩殿兩廊兩橫屋」之格局,即成今日北埔慈天宮主要規模。光復後,續有若干修繕,其中以民國60年(西元1971年)全面修建,遂成為今日的面貌。
依習俗客籍人士一般以三山國王、三官大帝為主祀神明,而北埔墾拓先民之所以迎祭觀音神像為主神,由此可見閩、粵兩籍當年合墾的事實。北埔慈天宮不僅是北埔地區最重要的大廟,也是清代道光年之後,新竹山區拓墾史的重要見證;更是閩粵合作,消弭族群對峙的重要見證。
慈天宮,除祭祀祈福外,也是公眾集會議事之所,在北埔聚落內所扮演的角色,如同一般民居宅院中的「祖堂」,既位於紀念性的中軸線上,又是最高大、最堂皇的廟宇。日人據臺後,慈天宮部份場地曾做為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校場使用,不久又改為北埔公學校教室用,直到數年後,姜義豐墾號另捐贈校地才遷校,慈天宮才恢復廟宇的功能。
慈天宮平面隔局近似廣東客家地區典型的「雙堂二橫」式建築。由於基地西北方為邱家祖厝所在,慈天宮擴建時,右橫屋護龍部份只能建到一半,而成不對稱的形態。慈天宮的主神為觀音菩薩,配神為天上聖母、五穀神農皇帝、文昌帝君、三山國王、三官大帝、註生娘娘、福德正神,其旁從祀淡水同知李嗣鄴、姜秀鑾、姜榮華等三人。這種諸神合祀,佛道不分的現象在臺灣廟宇雖是常見,但對慈天宮而言,卻因眾神合祀,淡化了閩粵墾民祖籍的籓離。
在社會意義上,慈天宮主祀神觀音菩薩位居廟宇中央的正位,代表聚落內祖籍為惠州社群;副祀的三官大帝,奉於左側神龕,代表祖籍為嘉應州社群;三山國王則祀於右側神龕,代表祖籍為潮州社群。而北埔聚落住民的祖籍正是以惠州府居冠,嘉應州次之,潮州府第三;慈天宮內奉祀神明的空間位序正顯示北埔聚落的社群結構。
在空間意義上,慈天宮廣場位於聚落中心,四周住民至此距離較為均等;且巷道輻輳於此,住民可從四面八方迅速齊聚廟前廣場。慈天宮建成至今,之所以甚少舉行建醮慶典,傳係根據堪輿師之說,因為慈天宮屬「睡虎形」的格局,以少驚動打擾為宜。
慈天宮是北埔地區民間信仰與社群活動整合的具體表現,每年 7月14日,慶祝中元,燃放水燈,熱鬧非凡。中元普度由各莊輪流,以姜義豐家族擔任總爐主,每年爐主則固定由姜義豐、何合昌等七家族輪流擔任,六年一輪。
北埔姜宅(天水堂大房),建於清道光12年(西元1832年),由金廣福開拓墾戶首姜秀巒所建,是北埔聚落內最大的民宅建築,型式為「一堂六橫」(即一座堂屋,六槓橫屋)。
天水堂,為姜家的堂號「天水」是大陸在漢代時郡名,在今天甘肅省通渭縣。由於姜秀鑾身為金廣福墾戶之首,於「討番」過程中,獲得北埔大部分的地業,故比照他在九芎林老家而興建的大形宅院。本宅中軸線背對秀鑾山頂,以其為「樂山」,相當契合陽宅形法「前敞背實」的原則。院牆上設有祭拜天神的神龕,亦為客家民宅特色之一。姜氏家族脈衍至十八世時,已然人多丁眾,遂於清光緒末年興建另一座新宅,一般稱為「姜氏天水堂二房」,以此別於姜秀鑾創建的「姜氏天水堂大房」。「姜氏天水堂二房」是台灣少見的「一堂八橫」民宅,現在並未對外開放,天水堂的大門只有在中元祭典時才會打開,從中可以略探堂奧之秘。現今天水堂前洗石子的圍牆,是日據時代增建。
姜阿新老宅第位於金廣福公館和和天水堂鄰厝,是一座以原木為主要裝湟的宅第。
姜阿新老宅第興工於西元1946年,歷時三年餘,於1949年峻成。當時姜阿新的製茶事業如日中天,客戶遠及日本、英國,因而興建一棟豪宅,既可接待外國賓客,又可做為舒適的住宅。
姜阿新本來要委託台北的建築師設計宅第,但獲悉族中親戚也有建築師,遂改而敦請堂姪彭玉理負責。
姜阿新老宅第的設計,先依據姜阿新的意見,繪製平面圖;以後再一邊興築,一邊修改,逐步完成現有的設計式樣。姜阿新為了接待外國客戶,希望宅第兼具時髦與豪華的特色,還特地帶彭玉理前往台北參酌飯店的建築和裝潢樣式。但彭玉理認為,居家與飯店的裝潢方式不同,必須加以區別。姜阿新欣然同意。彭玉理遂參照日本建築雜誌,以及台北和新竹等地區的房屋範例,構思姜阿新宅第的獨特風格,多方權衡下,最後終於採取洋式建築格局,所謂巴洛克式的建築即是也。
姜阿新老宅第的空間設計以寬敞、舒適為主,迴廊式隔間設計,具有雙重空間的特色。建築坐落的位置,則邀請堪輿師依據地理風水會勘動工。甚至在門窗、隔間上都依門官尺加以丈量,以便合出好字,求得子孫發達。
姜阿新原先的構想是完全運用石材興建本宅,參考的石材樣本,原為質地較硬的觀音石,惟因運來的石材卻是石質鬆軟的北投岸石,無法成為宅第的主體。後來這批石材成了部份基石和圍牆的材料,也因此,宅第內部裝潢變成以原木為主的風格。當時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落幕,物資相當缺乏,幸好姜阿新本身擁有製材所(位於苗栗南庄、竹南一帶),木材供應不虞缺乏,遂能滿足彭玉理精選紋質俱佳的木材需求。
姜阿新老宅第改良自洋房樣式,屋頂係四落水斜屋面,以洋式人字形屋架構成,上釘屋頂板,覆蓋磚色文化瓦,宅第以鋼筋混擬土及加強磚造為主體,外牆用洗石子雕花裝飾,房子四周則設置天溝落水管。
宅第的踢腳板、護璧板、門窗部份及掛畫線均採上等的烏心石,其中的老烏心石多為千年樹齡的珍貴木材,徑寬皆在一公尺以上,比台灣紅檜更堅硬,刨光後還會透出內斂溫雅的光澤。
屋架木料係採較耐腐朽的樟木,杉木則運用於屋頂板、衣櫃隔板;臥室地板是由台灣櫸木構成;天花板主要以原木花格子及石灰印模為裝飾;外部的門窗和庇簷由於必須承受日曬、風吹、雨打,均用上材的台灣紅檜,以防朽腐;門窗花飾和壁飾木板等雕刻,皆由彭玉理親自繪製,再請木雕師傅雕刻製作。當時防火磚材不易取得,壁爐遂設計成電爐式,因而現有的壁爐右側仍有插座。綜觀全宅,採用五種以上的木材或為屋內主體或為裝飾,可做為台灣農業發展的見證史。
宅第興建所需的泥水、木工、石工等師傅,均是北埔當地人,每日平均約有十多位師傅參與工作。
這座宅第的興建過程,也見證了台灣一段特殊的歷史,即通貨膨漲的時期。宅第開工日,一日工資為舊台幣一百元,以後則是一日舊台幣一萬元。後來米糧一日三價,遂改以一日發米十三斤半為工資。
姜阿新老宅第完成後,由於姜夫人熱愛園藝,宅前廣植各類花木,包括蘭嶼龍眼、扁柏、大蘇鐵、柿子、櫻花、尤加利、蘋婆、荔枝、芒果、鳳凰木…等等。
為全台灣僅見之竹筒式水車,主要功能是為了在引水道末端,建置 水車調整水位差,以便灌溉農甲。
運轉原理是利用水圳水流帶動葉片使水車轉動,竹筒汲水後往上旋,旋轉至頂點再將水倒入梯田之集水槽,週而復始。現今因為有抽水馬達,所以水車除教育及觀光用途外, 對灌溉已不若現代化工具來的迅速。
南埔金剛寺,建於民國11年間〈西元1922年〉。開山住持為妙禪法師。
開山住持妙禪法師是一位傳奇人物。妙禪法師,字閒雲,別號臥虛,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人士,俗名張煥年,少時師事琴詩書畫名家張采香,並專研雕塑和建築,為探索佛理,遠渡神州,於福建興化后果寺,拜良達上人為師,並於雪峰掩關三年,精研佛理,後五年遍歷中國名山古剎,盡悟佛學精髓而成一代宗師。